JJG24-2016深度千分尺检定规程
钢球AUBAT-G06
直径尺寸≦6mm*大直径差:1μm
检定测量杆测量面与底板测量面的平行度。
规程定制产品请先咨询13815109123
检定方法:
测量杆测量面与底板测量面的平行度在平板上用量块检定,检定应成套进行,在相应测量杆示值范围下限位置进行测量。检定时,量块应放置在距底板测量面边缘(3~5) mm 的位置处。将深度千分尺底板测量面贴合在量块上,然后在平板和测量杆测量面之间放入一钢球,依次在测量杆测量面左、右、前、后四个位置进行测量,测得四个读数中*大值与*小值之差即为测量杆测量面与底板测量面的平行度。每一根测量杆更换后都应测平行度。
JJG24-2016深度千分尺检定规程适用于分度值为 0.0 mm,测量范围上限不超过 300 mm 的Ⅰ型深度千分尺和Ⅱ型深度千分尺的**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深度千分尺是利用螺旋副原理,对底板测量面与测量杆测量面之间距离进行测量的器具,主要用于测量工件的孔或槽的深度以及台阶的高度。深度千分尺由微分筒、固定套管、测量杆、底板、测力装置、锁紧装置等织成。Ⅰ型深度千分尺利用刻线进行读数; Ⅱ型深度千分尺也是利用刻线进行读数,同时配有数字指示装置进行辅助读数。
计量性能要求
1 刻线宽度及宽度差
固定套管纵刻线和微分筒上的刻线宽度为 (0.08~0.20) mm;刻线宽度差应不大于 0.03 mm。
2 微分筒锥面的端面棱边与固定套管刻线面的距离微分简锥面的端面棱边与固定套管刻线面的距离应不大于 0.4 mm。
3 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毫米刻线的相对位置
当微分筒零刻线与固定套管纵刻线对准后,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毫米刻线的右边缘应相切。若不相切,压线应不大于 0.05 mm,离线应不大于 0.1 mm。
4 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
合金工具钢、不锈钢测量杆测量面表面粗糙度 Ra应不大于 0.1μm; 镶硬质合金测量杆测量面表面粗糙度 Ra应不大于 0.4μm; 校对用量具的测量面和底板的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 Ra应不大于 0.2μm。
5底板测量面的平面度应不超过规定。
6 测力
测力应在 (3~6) N 范围内。
7 示值误差
8零值误差及变化量
9校对量具尺寸偏差及两测量面平行度校
10 测量杆测量面与底板测量面的平行度测量杆测量面为平面时,测量杆测量面与底板测量面的平行度应不大于:4 um十10-5L um,L 为测量杆的标称范围上限。
通用技术要求
1 外观
1.1 深度千分尺及校对量具工作面不应有锈蚀、碰伤、划痕及裂纹等缺陷,各非工作面镀层应均匀、无脱落现象,各刻线应清晰、平直、均匀、无断线及影响检定结果的其他缺陷。
1.2深度千分尺上应标有制造厂名 (或商标)、出厂编号、测量范围。
1. 3校对用量具及测量杆上应标注标称尺寸。
1.4使用中检查和后续检定时,深度千分尺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上述外观缺陷。
1.5深度千分尺底板测量面的长度应大于等于 50 mm,且小于等于 101.6 mm。
2 各部分相互作用
2.1 各活动部件的作用应灵活、平稳、无卡滞现象。
零位的调整要顺利和可靠,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5.2.2
2.3测量杆的更换方便、紧固、可靠。在其根部不应有手感的径向摆动。
2.4 数字指示装置当移动带计数器深度千分尺的测微螺杆时,其计数器应按顺序进位,无错乱显示现象;在受检点上微分筒读数与数字指示读数的差值不应大于 3 m;各位字码的中心线应处于同一条平行于测微螺杆轴线的直线上。